Empower the Future of Marketing

English

从“教育”到“共鸣”,如何拉满“情绪价值”,提升患教有效性

2025-11-04 cbh
患者管理 情绪轮 医药消费者化

很多时候,医药品牌花费大量精力准备消费者患教信息,而事实是,患者经常拒绝被教育。



尤其在消费者化程度高的医疗品类中(如高血压、糖尿病、鼻炎、睡眠障碍、癣症等),消费者的决策参与度更高,甚至是品牌的主要决策者。相应地,作为决策主体的他们,需求也更加深度和复杂,品牌面临的不止是理性的医疗需求,还包括情感需求。




处于疾病困扰的患者,甚至可能比普通人更加非理性和情绪化。




理解患者情绪落点,化负面感受为正向共鸣

1762225503468182.png




病痛、手术、癌症、感染率、死亡率……这些词汇其实是传统患者教育无法避免的,但如果仅仅只有这些内容,留给患者的往往只有恐惧和沮丧。这可能在疾病初期,或者对部分患者是有效的,但长此以往,患者会逐渐麻木,产生病耻与逃避心态,同时他们也会关闭对于外界科学信息的接收渠道。




此时,患教就失效了。




尊重这种心理,更避免在患教沟通中引起这种“鸵鸟心态”恶性循环,需要我们在准备患教内容时,除了科学严谨的医学信息,也要注意信息沟通中传达的情绪价值。



1.jpg



比如在HPV(人乳头瘤病毒)防治沟通中,“身体自由”、“先锋意识”、“宠爱自己”等正向情绪的传递,其效果远胜于仅仅停留在冰冷的数据“恐吓”。同时,这些摸准消费者情绪脉搏的内容,也是社交媒体上的“流量密码”,能够有效提升沟通内容的传播率与讨论量,同时加强对消费者的影响力。




这引出一个核心问题:在患者沟通中我们应该创造何种情绪,又如何向其传递这份情绪价值?



2.jpg



凭借对医药消费者化的深刻洞察,意略明消费品与大健康咨询事业部cbh(Consumer & Big Health)利用心理学方法论,理解不同疾病患者的情感需求,构建出患者沟通“情绪轮”,将患者对健康的情绪划分为正、负两大面向,并细化成20余个关键节点,系统性绘制出患者的情感表达。“情绪轮”能够清晰识别患者情绪现状和缺口,找到不同疾病领域的情绪落点,从而帮助品牌洞察患者未被言说的真实需求,并找到恰当巧妙的沟通方式。


3.jpg



例如在男科、性病等敏感领域,患者常陷入“尴尬、羞耻、内疚”等负面情绪。在“情绪轮”的指引下,患者沟通要避开这些情绪“雷区”,向“愉悦、责任感、骄傲”等正面情绪靠近。cbh团队发现,化负面感受为正向沟通,不仅能优化与患者的沟通方法,还有利于激发营销灵感。





比如在隐私类疾病的患者沟通中,巧妙“玩梗”可以将疾“痛点”转化为“亮点”,通过“幽默”来消解耻感,让患者在会心一笑中接受信息。这种幽默感扮演了“翻译官”的角色,将难以启齿的“疾病”转化为一个可以调侃的“日常琐事”,瞬间打破了“我有病”的羞耻,让患者在相对放松的状态下接受产品信息。



情绪轮gif脱敏.gif


积极正向的患者沟通,不止是喊口号,而是企业从患者教育到情绪共鸣的角色转换,患者从被动逃避到主动拥抱的心智调整。只有真正立足患者视角,“理性+感性”的沟通方法才能够让患者理解科学但空洞的产品信息,穿透认知屏障,在无形中提升患教效果。




END


凭借“医药医疗+消费品”双跨经验,以及大中小多元数据的融合应用,意略明致力于医药消费者化的策略制定与路径规划,深刻洞察患者真实需求与心智行为,助力医药企业实现“消费者化”的业务升级,抢占高增长的院外市场先机。



如需了解更多业务信息,欢迎邮件至marketing@illuminera.com


IQVIA艾昆纬(纽交所代码:IQV)是全球领先的临床研究服务、商业洞察和医疗健康智能解决方案提供商,专注于为生命科学和医疗健康行业提供服务。更多资讯请访问www.iqvia.com
隐私政策